综合另类|激情三级hd中文字幕|精品成人毛片一区二区视|亚洲国产乱码最新视频|亚洲国产欧美91

咨詢電話
028-87314586

關于我們
咨詢電話
028-87314586

中國奧爾夫音樂教育

地址:
郵箱:2710558535@qq.com
QQ :2710558535

“奧爾夫在中國”紀念冊

“奧爾夫在中國”前言

2018-02-11

 

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二十周年紀念

——獻給2010年“第29界世界音樂教育大會”

主辦: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

   00年七月

 目錄

第一篇:歲月的記憶

一、奧爾夫

二、中國音協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會長們

三、師資培訓骨干教師

四、師資培訓合影

五、外教風彩

六、教學活動

七、國際交流

八、歷史剪影

 

第二篇:大事記:奧爾夫音樂教育在中國的主要活動

一、第一個十年:1980-1990

二、第二個十年:1990-2000

三、第三個十年:2000-2010

 

   事   記

 第一個十年:1980-1990

1980年底,廖乃雄首次在奧爾夫家中拜訪了卡爾·奧爾夫。之后參觀了奧爾夫學院等機構。

 

1981年廖乃雄回國后開始講學,并著文介紹奧爾夫音樂教育。

 

1982年-1984年廖乃雄再次赴德國考察,進一步深入了解奧爾夫音樂教育。

 

1984年廖乃雄回國后在上海音樂學院研究所數次舉辦全國性奧爾夫音樂教育講習班,為中國培養了陳培蕾、孫幼莉、曹冰潔、郁文武、牛曉牧、吳國本、張福元等首批奧爾夫教師,并先后在我國南京、杭州、揚州、廣州、西安、哈爾濱、大慶、鄭州等地講學、培訓。

 

1985年在廖乃雄的積極努力和組織下,在奧爾夫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首次邀請聯邦德國西柏林奧爾夫教師施耐特夫人來華講學、培訓,先后在廣州(4月)、南京(5月)、上海(6-7月)辦班,歷時三個多月,培訓學員數百人。

 

1986年5月19日-6月24日,由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聯合邀請施奈德夫人在北京和西安舉辦大型的師資培訓活動。在北京舉辦的兩期,共有來自全國23個省、164城市、874名音樂教師受到培訓,此后又在西安培訓師資100余人。此次活動后掀起了奧爾夫教育的一個小高潮,對當時剛起步的音樂教育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86年成立中國函授音樂學院,在該院首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課,由音樂教育主任李妲娜編寫了關于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教材。

 

1988年8月15-25日在奧爾夫基金會資助下,由中國音協音樂教育委員會與首都師大音樂系 聯合主辦首期奧爾夫師資培訓班,特邀奧爾夫學院教師師Mannuela Widmer(曼努艾拉女士)、Kubas(彼得·庫巴斯先生)、Wolfgang Hartmann(沃爾夫岡·哈德曼)先生講學。全國除青海外各省均派人共計四百余人參加學習。這次培訓由于重點師范院校及音樂學院教法課教師參加,為教法課教學注入新觀念和教法,推動了音樂教育理論的建設和教育改革。

 

1988年9月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教育委員會李妲娜帶領中國音樂教育考察團一行十一人(分兩批),赴聯邦德國西柏林考察。

 

1989年春,應邀赴薩爾茨堡奧爾夫音樂學院學習、考察兩周。

 

1989年6月2日經中國音樂家協會批準,中國奧爾夫學會籌備組成立。

第二個十年:1990-2000

1991年6月國內公開發行的音樂周報出了一期奧爾夫音樂教育專版。

 

1991年8月9日-19日第二期奧爾夫師資培訓班在京舉行。奧爾夫學院教師彼得·庫巴斯、曼努艾拉。維德曼再次來華講學,共培訓學員700余人。在這次培訓中李妲娜、李燕詒、許卓婭、鄭莉、易悅、陳淑宜等做了公開教學觀摩課。臺灣的陳惠齡、史依理也做了精彩的講座。兩岸教師的教學觀摩展示了奧爾夫音樂教育正在從中華文化的本土上生根發芽。

 

1991年8月9日-19日培訓期間中國奧爾夫學會發展了第一批會員,共410名,并成立了學會的一個領導機構,由李妲娜任小組組長,組員曹理、郁文武、鄭莉、許卓婭、吳國本、李燕詒等。

 

1991年時任美國奧爾夫協會的瑪瑞博士來華,在西安、北京講學。

 

1991年11月應美國奧爾夫協會邀請,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音樂教育委員會主任李凌、副主任李妲娜赴美國參加奧爾夫年會,李妲娜還在會上做了一個《阿西跳月》的教學展示。

 

1992年8月16日-21日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教育委員會與開封市教委聯合舉辦《1992年奧爾夫教學法師資培訓班》活動,特邀臺灣著名奧爾夫教師劉嘉淑、鄭又慧前來講學,共有180余人參加了這次培訓。臺灣教師把奧爾夫與中國文化結合的嘗試,給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2年開封培訓期間召開了中國奧爾夫學會的第二屆年會,宣布了經選舉產生的理事會名單:理事長李妲娜,副理事長李燕詒、郁文武、許卓婭、朱崇慧、吳國本。常務理事九名,理事36名。

 

1993年根據民政部關于社團組織新規定,中國奧爾夫學會正式更名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是中國音樂家協會下屬二級學術社團組織,會員1260人。

 

1993年9月-1994年7月中國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在京主辦為期一年的 “奧爾夫教學法師資培訓班”活動,北京崇文三幼承辦,由李妲娜、李燕詒、吳國本任教,學員80余人。

 

1995年6月12日-17日為紀念“奧爾夫誕辰100周年”由中國音協音教委主辦、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承辦在上海舉行大型紀念活動。首次在華公演奧爾夫名作《卡爾米納。布納那》。并再次邀請沃爾夫岡·哈特曼先生前來講學,共培訓學員四百余人,還出版了《奧爾夫在中國》等紀念專刊。活動期間召開了奧爾夫第三屆年會,匯報了學會近期的工作和學會今后工作的建議。

 

1995年6月25-7月9日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派出的中國音樂教育小組(劉曉音、周淑曹、王英奎、蔡蘇妹、李燕詒、孫福媛)赴奧地利薩爾斯堡參加紀念奧爾夫誕辰100周年國際研討會。會議以“本土文化、外來文化、共同之處”為主題,以“團結、友誼、向上”為宗旨,對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各國實現本土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95年7月7日至16日由李妲娜任團長、姚文任副團長、秘書長率中國音樂教育代表團赴澳大利亞墨爾本參加紀念奧爾夫誕辰一百周年國際研討會。代表團23人,其中包括16名上海的小學生藝術團成員。他們的演出引起轟動。會議上除了演出外,李妲娜還以中國秧歌為素材做了一節公開課。

 

90年代中隨著電視教學的興起,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在首批師范教育課程中開設了包括奧爾夫音樂教育在內的音樂教學法課程,由全國優秀教師陳蓓蕾主講。此后隨著國際上早期教育和腦科學的發展帶來了早期音樂教育興起,蒙臺梭利熱傳進大陸。由于蒙臺梭利缺少音樂、動作、創造性這一領域的內容,蒙氏教學被要求須加入奧爾夫音樂教育內容,借此風潮奧爾夫又開始了一個新的發展熱潮。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曾先后與崇文三幼、萬花筒等幼兒教育機構合作進行師資培訓,并與東方愛嬰、小橡樹等幼教機構合作建立了《奧爾夫舞蹈音樂教室》。

 

1996年起中國音協奧爾夫專業委員會舉辦的一年期培訓班(五十單元200課時),在中央音樂學院大力支持下不間斷進行至今,己成功舉辦十五屆(其間還同時辦過兩期提高班)。為我國音樂教育界特別是幼教界培養了近千名奧爾夫師資。

 

1997年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成立,聘請廖乃雄為顧問和客座教授,教授奧爾夫和科達伊教學法,同時還與薩爾斯堡莫扎特音樂學院結為友好學校,互派教師講學、進修,進一步推廣了奧爾夫在中國的傳播。

 

1998年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正式成立,該系一成立就定位在與國際接軌上,特聘廖乃雄先生為顧問和客座教授,將奧爾夫、科達伊、達爾克羅滋等國際上比較流行的教學法作為必修課,并邀請專家來教授。沃爾夫岡。哈德曼教授作為奧爾夫基金會常務董事長主管中國方面的工作,曾多次來兩院講學,深得同行尊重和熱愛。

 

1999年秋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部正式開設“奧爾夫教學法”這門課程,由李妲娜任教,持續六年,(后李燕詒加入任教)該課非常受歡迎。

 

第三個十年:2000-2010

2000年奧爾夫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大陸第一個奧爾夫音樂教育網(www.zsfutaihs.com)建立。

 

2000年7月6日-15日由李妲娜帶領的中國音樂教育小組(陳淑宜、范佩芬、彭小琪、楊立杰等)赴德國慕尼黑參加奧爾夫國際論壇高峰會議和為紀念《Orff-Shulwerk》出版50周年的國際會議,會后參加了為期六天的暑假培訓班活動。

 

2000年秋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李妲娜、李燕詒、鄭莉等作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程》“藝術課”課題組成員,參與藝術課程標準的制定工作。

 

2001年7月會長李妲娜應邀赴新加坡給華語奧爾夫班講課。

 

2001年8月20日-26日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和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聯合辦班,邀請美國奧爾夫協會主席主迪邦德博士來華講學。此后以奧爾夫教育為主的“綜合藝術素質活動與創造課”被列為清華大學教改精品課程,在廣大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應。

 

2002年6月中央音樂學院《奧爾夫音樂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2002年8月14日-28日中央音樂學院《奧爾夫音樂教育研究中心》與奧爾夫基金會、奧爾夫學院等聯合主辦的《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班》第一期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由曼努艾拉。維德曼、沃爾夫岡·哈德曼任教。分中央音院、上海音院和全國兩個班教學,學員經考核錄取。另來自全國的旁聽學員觀摩了如此豐富、高水平的奧爾夫教學,受益非淺。

 

2002年9月22日-27日由中央音樂學院《奧爾夫音樂教育研究中心》在京舉辦《卡爾·奧爾夫音樂周“傾聽世界的心聲”》活動,包括奧爾夫音樂教育國際研討會,以及奧爾夫的《卡爾米娜·布拉娜》和廖乃雄《中華學校音樂教材》的作品音樂會。

 

2002年7月《廣州海嬰奧爾夫咨詢有限公司》成立。法人代表區海嬰老師是我國第一位在奧爾夫學院學習的學生。

 

2002年11月應美國奧爾夫協會主席之邀,中國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早教中心主任陳淑宜赴美國參加奧爾夫年會。

 

2003年春《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班》第二期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由沃爾夫岡·哈德曼、安吉麗婭(Andrea Ostertag)任教。奧爾夫專家帶來的大量新信息、新方法,令我國同行大開眼界。

 

2003年11月中國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李燕詒赴新加坡講學。

 

2004年冬《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班》第三期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由曼努艾拉。維德曼、沃爾夫岡·哈德曼任教。最后經考核頒發由奧爾夫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簽署的結業證。該三期培訓使我國培訓師資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一批生力軍迅速掘起。

 

2005年暑期,由奧爾夫專業委員會主辦,德國索諾樂器公司(功學社)代言人沃爾夫岡·史密斯(Wolfgang Schmitz)先生第一次來北京講學,此后,經常來中國講學、培訓師資,成為了中國奧爾夫同行的老朋友,功學社也與委員會建立了長期良好合作關系,共同為推動奧爾夫做貢獻。

 

2005年應美國奧爾夫協會邀請李妲娜、李杰媛赴美參加年會

 

2006年2月國際著名奧爾夫音樂教育專家道格·古德金(Doug Goodkin)先生應中國奧爾夫專業委員會之邀來北京講學。

 

2007年暑期,國際著名奧爾夫音樂教育專家索菲亞(Sofia Lopez-Ibor)女士應中國奧爾夫專業委員會之邀來北京講學。

 

2008年暑期,安吉莉婭(Andrea Ostertag)、尼克斯(Kerri Lynn Nichols)等奧爾夫音樂教育專家應中國奧爾夫專業委員會之邀來鄭州講學、培訓師資。

 

2008年8月中國奧爾夫專業委員會骨干教師曹利、陳蓉、何璐獲全額獎學金赴美國參加舊金山學校的奧爾夫師資培訓,促進了中外的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相互交流與學習。

 

2008年,陳淑宜老師的《奧爾夫音樂親子教學》一書(附VCD),由北京天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正式出版,推動了我國0-3歲幼兒的早期音樂教育的課程研究,給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了參考。

 

1995年至今,中國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在可還北京、西安、沈陽、石家莊、呼和浩特、鄭州、大連、上海、大慶、青島、深圳、廣州、淄博、成都、蘭州、開封等地舉辦了各類師資培訓班三十余期。中國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共培訓師資三千余人,并逐漸形成了一支培訓的骨干隊伍和豐富的培訓課程,為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中國的推廣和實踐做出了突出貢獻。

 

以上這些會議、講座、培訓活動并不代表奧爾夫音樂教育在中國的全部活動,只是比較主要的一部分。關于中國的奧爾夫音樂教育應該比這里介紹的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