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另类|激情三级hd中文字幕|精品成人毛片一区二区视|亚洲国产乱码最新视频|亚洲国产欧美91

咨詢電話
028-87314586

新聞中心
咨詢電話
028-87314586

中國奧爾夫音樂教育

地址:
郵箱:2710558535@qq.com
QQ :2710558535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上海音樂學員近期出版的《中國音樂教育年鑒2011》刊登李妲娜會長長訪談錄

2018-04-13

李妲娜老師訪談錄——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研究生的培養及課程模式

 

采訪、撰稿:何璐

        李妲娜,音樂教育家。1941年出生在緬甸仰光,原籍廣東臺山。中共黨員。1966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小提琴專業,1973年至1978年在中央廣播樂團任小提琴演奏員;1978年至1997年先后在中國音樂家協會“理論創作委員會”、“表演藝術委員會”、“音樂教育委員會”任秘書、常務副主任等職,在音樂教育委員會期間,曾在李凌、趙沨等領導下組織了七屆全國國民音樂教育改革研討會。1988年起組建中國音協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并任會長,組織各類師資培訓班數十期,并擔任主講教師,其中包括十七屆為期一年的培訓班,培養學員數千人次。1989年至今曾多次率團赴德國、奧地利、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考察音樂教育和參加國際研討會,并在會上做教學展示。2000年參加《國家藝術教育課程標淮》研制及實踐活動,近年來還在四川、廣西等地的“國培班”授課。有《走向未來的音樂教育》、《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等著作(合著),發表論文數十篇。曾任星海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以及中央音樂學院繼續部、中國音樂學院校外名師講座、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等高校的客座教授,現任中國音協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會長。

        

        2012年暑假,筆者就“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研究生培養”等師資培養的相關問題對恩師李妲娜老師進行了一次采訪。我們的談話是在李老師的書房中進行的,在本次訪談中,李妲娜老師重點介紹了自2006年至2012年以來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研究生課程的建構和設置、特色和實施,以及我國目前音樂教師的培養等相關問題。

作為李妲娜老師培養的研究生,在與老師的訪談中,似乎又重溫了一遍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時光,本來只是預備了一些問題,但在聽了老師的談話以后便情不自禁的談起了自己為什么選擇考星海音樂學院的研究生,以及研究生三年以來的收獲和體會,于是我們的訪談從開始的半結構性訪談模式轉變成之后的非結構性的、開放性的訪談模式,訪談的內容從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研究生的課程模式,追溯到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研究生的考試模式,以下是我們訪談記述,在此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關心音樂教育專業研究生培養的老師們和同學們提供一些借鑒。

 

何:您認為作為一個合格的音樂教師需要具備什么素素?

李:第一、要有事業心、責任感,要意識到自己的職業的價值,當然必須有愛心,因為教育是育人的職業,針對的是人。

   第二、要有音樂感覺、要愛音樂,技能技巧不是第一位的,沒有感覺怎么去教音樂呢,要有一種熱情、要投入,對藝術要敏感,不能麻木。

   第三、要有比較好的音樂文化素養,作為一個好的教師素養越高越好。我父親曾經說過:“有的人搞了一輩子音樂可能都沒入門。”對音樂真正的把握和理解,并不是你學了就能真懂,如果學了很多知識和技能技巧,或是支離破碎,或是堆積起來的,那有何意義?技能技巧也是有“魂”的,如果沒有“魂”,那就是一盤散沙,沒有任何價值。在這點上,我指的是對很多東西要真正把握它的核心,很多人認為會識譜,會幾個音符、會唱幾首歌就叫懂音樂了?作為一個音樂教師是遠遠不夠的,要包括在音樂上,音樂文化上、教育理論上的素養。

  第四、要有很好的觀察、交流、溝通,以及表達的能力。很多人滿腹經綸卻無法表達,只能自己感覺到,這個作為教師就缺了,這里很重要的就是你有教學方法,把握教學方法的靈魂,在這點上,像沈湘、林耀基等很多老師很容易就能把你教會,這里頭有方法的問題。

  當然,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還必須具備很多素養,但是我覺得這是個基礎。

何:您培養研究生的課程是怎樣設置和建構的?有什么樣的特色?具體是如何實施的?

李:2001年至2006年我在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教本科的教學法課,這使我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那時每個禮拜帶三個班,每個班每星期四個課時,后來還增加了選修課,每年都搞結業匯報演出。這六年我覺得我鍛煉的特別大,從學生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第一、成立導師組:從06年開始星海音樂學院請我去帶研究生的課程,當時我們的設想就是:“要培養出有理論基礎的實踐型人才。”我自己雖然學了一些教學法,無論是音樂學、還是教育理論,我都不擅長,再一個我是學表演專業的,特別是音樂分析,也欠缺的很多,所以我就建議能否組織一個導師組。后來我在全國推薦了兩個人,一個是劉沛,他在課程論、教育學、音樂心理學等非常擅長,特別是他在西北大學時學的是學前教育的碩士課程,后來在哥倫比亞大學時學的是課程論,我覺得在音樂教育界有他這樣深厚功底的人不多見。再一個就是我覺得我們既然是音樂教育,就必須在音樂學、音樂理論方面要找一個比較有才的人來,那么就請了管建華,他在我們國家音樂學方面是一個非常關注著國際前沿發展趨勢的人。這個對于我們音樂教育的學生來說,會使他們在整個的理論上站在比較高的層次上。當然,我們還需要一個音樂分析方面的專家,正好蔡喬中博士在星海音樂學院,后來由我們四人形成了導師組。現在教委非常重視導師組這種模式,很多學科向前發展的時候,都是一些邊緣學科的綜合,有的學科已經舊了,它要突破,就必須跟別的學科進行結合,導師組能夠彌補單一學科的不足和缺陷,這樣的話,它可能可以更快的培養出比較前沿的、新的人才,所以我們成立了這樣一個組合。

管建華老師主要負責音樂教育學、音樂人類學等課程,如:《當音樂教育文化學》、《后現代音樂教育學》等;劉沛老師主要負責音樂心理學方面的課程,如:《音樂心理學導論》、《教育研究方法》,蔡喬中老師主要負責《音樂分析》方面的課程,李妲娜老師主要負責《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教案寫作》、《課例創編》等實操性課程。 

其次,在音樂基礎課程方面:蔡喬中作為研究生部的主任,他認為作為一個研究生,不論是什么專業,你的知識結構、還有在音樂上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素養。這個對于我們音樂教育專業很重要。他給學生開設了音樂人類學、多元文化、音樂史學、音樂分析學,以至于指揮、打擊樂、等表演課程。現在音樂學院的音樂教育專業,還有很多表演方面的課程,像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但是大多數學校的研究生都不涉及表演方面的課程了。

第三、在教學法課程方面:我們以培養實操型的人才為主,我們一定要培養出能上講臺,又有一定的理論水平的研究生。因為我們看到我國近十年的研究生培養是有這個問題的,很多研究生只會寫論文,但是不會上課,搞音樂教育怎么能不會上課?實際上,音樂教育是一個實操性很強的實踐性學科,音樂教育理論是需要人去研究,但說實話,在世界上,包括美國,也只有少量的、純粹的理論家,但是這些人一定是從實操出來的,他也一定是會表演、會上課的,只是比較側重于理論研究,大量的音樂教育專業應該是實踐性、實操性的,而且,我覺得音樂是一個表演藝術,離開了表演,離開了“做樂”,怎么能更好的理解音樂?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學生既能上講臺,又能上舞臺;既有理論水平,又有研究水平。當然,很多人講培養一個人才要有好的生源,是的,好的生源的確可以培養出很高層次的人才,但我認為,如果你的理念和方法是新的,即使學生基礎差一些,素質不是那么高,也可以很快站到前列去,所以對于研究生的培養,我有一個很重要的想法,就是你要激勵學生成為較好,當然我也有信心,因為我們用的是較新的理念和方法,所以可以使他們在很短的時間里,處于一個很高的起點。

    06年到現在,我們已經畢業了四屆了……         

李:我們的課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我用了將近三十年在研究奧爾夫,在了解了國際上較為重要的音樂教育體系之后,經過比較,我選擇了奧爾夫為“橋”來進行實操性教師的培養。

第一個特點:實習課

我們課程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大量的教學實踐。目前在很多發達國家研究生的實習量是很大的,比如德國,他要求研究生在畢業前必須有一年半的實習,沒有實習,你就拿不到教師證,就不能考試。奧爾夫學院第一年是見習,之后從第二年開始大量的實習。作為一個教室沒有大量的實踐,很難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所以,我們現在是這樣,首先是見習、觀摩教學,第二是實操,第三是實習,針對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進行教學實踐。那么,我們的目的,第一就是讓小學生了解何為教育?何為教學?紙上談兵是沒有用的;第二就是要以人為本,要了解教育對象。這個了解不是書面上,也不是偶爾去上兩次課,而是長時間的、非常仔細的去觀察、揣摩和溝通。第三就是大量的積累教學經驗。人是活的,教學是活的,你怎么去組織?我覺得教學研究的就是教學過程,你要有教學鋪墊,有時候一個小的教學環節亂套了,就砸了。在大量的實習中,增加學生的責任感,增加學生的教學能力。這些東西對他們的吃苦、鍛煉是非常大的,我們的學生經常要去農村,常常要很早就爬起來,還要跟孩子們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這些對于他們走向社會非常有好處,所以,我們的學生走向社會的適應性還是比較強的,不至于一點都不會教。

第二個特點:理論與討論課。

首先,學生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目,了解人類學、教育學、心理學、哲學等較為前沿理念和信息,并學會怎么去讀書。

第一、劉沛和管建華的理論課程,他們每學期都來,都會把音樂教育理論、課程論等國際上較為新的理論講給學生。比如,劉沛2012來講課時,就帶的是《音樂教育原理》(2010年版本),他不講已經有的的東西,他就講這本書中增加了什么,管建華過來講的音樂人類學、世界音樂等,或者他近來講的“身體、空間”等,這些問題在哲學界都是較為新的、受關注的熱點話題,要是我們奧爾夫的理論問題。如:“音樂人類學對以往的歐洲中心論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使我們完全換了個新的視角看待世界。”他們的講座的較大特點就是信息量大、信息新,這將使學生學會怎么去了解理論?怎么去讀書?

    第二、有關奧爾夫教育理念的討論。奧爾夫曾說:“走遍世界的不是我的教材而是理念。”而且奧爾夫與時俱進,因此,我們總能結合國際上教育學、課程論等領域中較新的理論,對奧爾夫進行學習和探討,如:創造性、綜合性、范例法等。這些都是教育界的熱點問題,也都是奧爾夫的教育理念。我們每個星期都有這樣的一個討論課,每個同學都要準備。

    第三、有關教學法的討論,主要是達爾克羅茲、柯達伊,特別是近幾年的教學法,比如說布魯納、范例法等。

    第四、背課與討論。首先讓學生學習、梳理、模仿外國專家的課,但是你必須整理出自己的教案來,然后從背課到上課,再到集體的評課。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除了能夠深化學生的理論、還能鍛煉他們的口才。

第三個特點:以奧爾夫為橋,吸收國外前沿的教學法理論。

    為什么我要以奧爾夫為主呢?因為,我在音樂教育委員會期間的十年里我去了解國際上的各種教學法,我發現奧爾夫緊跟時代,非常新,如:它的綜合性、創造性、參與性等理念都很前沿。

    第一、綜合性:21世紀全世界綜合,這也是后現代教育的理念,邊緣學科林立的情況下,世界的認知已經從過去的形而上走向一種綜合的,統一的、融合的思維方式,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去綜合,是所有在探討教育改革中大家都關注的課題。奧爾夫1924年開始,就在探索學科邊緣的綜合,比如:動作、語言、音樂的結合,之后他又走在世界前沿,在國際研討會,我們發現奧爾夫的綜合性非常讓你眼前一亮,哦,還可以這樣!特別是音樂和美術怎么綜合?這本來是一個非常難的題目,但是在奧爾夫領域,早就有一大批人在探索這個方面。

第二、創造性:我們從20世紀開始,特別是1999第三屆全國會議提出:“以創新和實踐為宗旨的教育理念。”當時把創造性能力提的特別高。那么,哪種教學法的創造性較突出呢?恰恰是奧爾夫,奧爾夫探索的就是怎么能夠培養一個學生的創造能力,他的創造性不是把基本功學好了,然后去作曲、去創造,不是,讓你的認知從探索開始,從即興開始,奧爾夫提供了一整套創造性教學的手段。

第三、開放性。奧爾夫與時俱進,是一種開拓性、開創性的教法,正如他自己所說:“吸納百川、流向大海。”他永遠在行進中,永遠在變化中,他沒有固定的模式,所以一在這點上他非常符合現代的教育理念。

第四、參與性。過去我們叫唱歌課,這是參與,但這個“參與”比較狹窄,特別是國際上“實踐音樂教育哲學”的理念提出來以后,就強調音樂是“做”的,所以曾經我們討論過奧爾夫教學的靈魂是什么?現在的中小學有了多媒體,我們就看音樂、聽音樂,不做,原來還唱唱歌,現在連唱都不唱了,當然“做音樂”不僅僅是唱歌,現在更進一步提到動作,“動作是認知的重要手段,動作是人生命的體現,動作是建立人自尊的比較有效手段。”怎么讓所有的人都參與進來,有病的、殘疾的、小孩,等等這些較新的理念,他都給你提供了很豐富的手段,我覺得奧爾夫的“參與性”在各種教學法中比較突出,他強調訴諸于感性,而不是理性的說音樂,所以我們怎樣從說、看,或者僅僅是聽,到“做樂”,才能使所有的音樂教學更靠近奧爾夫的“原本性”理念,即:“以人為本”,他的綜合性、創造性、參與性、開拓性、全是從“人本”出發。

所以我們的第三個特點就是選擇一個音樂教學法為“橋”來操作,我不是空說,而是有大量的實踐,現在很多人都不實踐,怎么去實踐?我覺得你一定要找準這個“橋”,這個“橋”要特別有效,能使你和國際接軌,而且你一定要選擇比較新的,眼光要高、要遠,它將使你不會落伍。奧爾夫看似簡單,要挖深、搞透、弄通也是很不容易的,很多老師是教教法的,一說奧爾夫知道,一說柯達伊也知道,但是你把哪個真正搞透了,弄通了,你能操作多少?能給學生多少東西?我為什么以奧爾夫為橋,一門深入,就是要把它弄透、弄通,俗話說:“一通百通”,你把這個東西搞通了,再去學習別的東西也能扎實一點。廖乃雄先生曾說:“奧爾夫一看就會、一做就錯。”我們不能紙上談兵,很多人拿著那本奧爾夫的書念幾段這就叫教奧爾夫了,這個不行,奧爾夫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體驗、反復的實操才行。我們的學生至少有一百到伍佰個課時的實踐,甚至還要更多,這種實踐使學生真正具有了教學的組織能力和教學過程的把握能力,以及他們跟學生的互動、觀察和表演等能力都得到提高。

李:我們具體是這樣實施的:

研一:見習。

第一、看課。看我和師姐上課。

第二、讀書、聽講座、討論。

第三、補課。學習奧爾夫教學的技能,像聲勢、音條、打擊樂、豎笛、律動等。

第四、音樂文化課。這一點要特別感謝蔡喬中主任,他特別有前沿的眼光,為你們開設了中外音樂史、現代作曲技術理論、室內樂、音樂人類學、指揮、外語等基礎課,大量的學習音樂文化。

第五、提高音樂技能。除了理論,還要大力提高演唱、演奏等音樂表演能力。

第六、多聽音樂會。我們本來在星海就不如中央的條件好,但是說實在現在學習音樂教育專業的很多研究生,都不注重聽音樂會了,其實這一點很重要。

第七、走向社會。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見習,了解學生,了解學校,鍛煉學生走向社會的能力。尤其是讓他們去幼兒園,一開始很多學生不太理解,但幼兒是學習音樂的關鍵時期,所有人都必須要關注這個領域,而且教幼兒,不能說音樂、看音樂,那你應該怎么去教?必須有方法,這對他們是個很大的鍛煉。

研二:實習、組織考試、聽理論講座、準備畢業論文和畢業音樂會。

第一、每學期都要給本科生,或中小學、幼兒園學生上課。我們采用集體背課、上課、評課的方式,而且所有的課都有錄像,之后大家都可以看錄像總結自己的教學。都會到廣外藝等固定的實習點去進行大量的實習,學生不僅要學會上課,還要學會與學生相處,組織各種活動。

第二、組織本科生考試,這種考試是奧爾夫課的教學展示,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終生難忘的,這也是奧爾夫的理念,音樂教育是要上舞臺的。我們從06年到現在一共做了六界演出,如:07級《和諧》、08級的《東游記》等,在此過程中,全部由學生自己組織,不僅提高了他們的教學能力,還鍛煉了他們創編、設計、策劃、表演等各方面能力。此外,還要幫本科生設計結業考試中的微型課,以及修改畢業論文。高班的要學會輔導低班的學生,如:研三的要負責輔導研二和研一的同學。而且,教學不只是教音樂,有時候還包括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這些方面對學生的鍛煉很大。

第三、聽理論講座。到研二的時候劉沛和管建華的講座就很深了,有時候學生都有點怕他們,因為要讀的書太多,要掌握的太多了,或許有些學生只是看了書目,書沒看多少,但無論如何他們了解了前沿的理念,起碼他知道還有這樣的書、還有這樣的理論觀念。

 第四、準備自己的畢業論文和畢業音樂會。

第五、增加了音樂表演選修課。這一點也是很多學校沒有的,很多學校一到研究生就不唱歌了,也不演奏了,就只是讀書、寫論文或調查,但我認為音樂教育不光是教育,是要包括表演、組織等能力。沒有教學實踐和音樂表演能力的學習和鍛煉,是不可以的,我們的學生一個學期就組織本科生搞一臺音樂會。

研三:上學期主要是實習、帶隊、輔導低年級研究生背課、上課,然后是舉行畢業音樂會和教學展示會,這個是別的學校沒有的,展示了我們上舞臺、下講臺的能力,尤其是結束后的創編,創編節目和創編課例,這是奧爾夫靈魂的東西,他就不是只會拿一個教材死死的去教,而是會創編課例。下學期,撰寫論文、準備論文答辯。有些學校規定不許學生上小課,但我非常鼓勵學生到社會上去教課,不僅能半工半讀,還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在音樂領域里你教的越多,它就逼著你學習,使你在走入這個社會時擁有更寬的視野,但是兼的太多,太影響學習也不行,我會告訴他們:“賺錢不是目的,應該珍視這個鍛煉的機會。”

李老師一直都說的非常投入,突然間她似乎覺察到了我想說些什么,便問我:“你想什么?”我說:“我覺得自己又回顧了一遍,又重新讀了三年。”其實我一直都在回憶,也一直都在思考,思緒萬千,只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一眨眼我就畢業三年了,而李老師也已經在星海培養了六年的研究生。

李:關于教師培養我想談幾點體會:

第一、我認為我們在高師,培養實操性的人才太欠缺了。現在能夠教這種實操型的教師太少太少了。

    第二、作為一個培養教師的教師,你必須不停的讀書、學習,參加培訓、參加國際會議、學習很多新的東西,你的知識要不斷的更新,不斷的向前,否則就會耽誤孩子。

第三、教師的責任是育人,我覺得教師的起點不重要,也許交給你的學生的素質不夠理想,但是,關鍵的是你您能否在他原來的基礎上,用比較短的時間、速度提高他,所以,作為老師你有沒有新的方法、新的理念能使他迅速提高,作為育人的老師,你不能責怪學生,所以我反復強調,要激勵學生,有的學生來,一開始都不敢講話,討論時不敢發言,后來滔滔不斷,他們現在的工作都很出色、上起課來游刃有余,這是大量的實踐把他們練出來了,要不斷地要求學生。

第四、盡量吧眼光放在比較前沿的發展趨勢上,不斷的主義前沿的學科領域。比如我在三年前注意到腦科學,那么我很快把腦科學引到奧爾夫里來,比如現在又有“動作教學”,使自己和學生都站得高,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年,但是他們不容易落伍。何:“這是個基礎和種子”李:“但是這個基礎一定要高。你要想讓他們不落伍,你就要給他們前沿的東西。

第五、緊跟需求。一方面我要把眼光放在比較新的領域,也許這些東西現在還時興不了,但是沒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講我這些年是孤軍奮戰,各高校誰也不搞。另一方面我要緊跟市場,要了解市場需要什么?使學生走入社會能夠有一個比較強的適應能力,比較好的發揮作用,如:有些學生到理工科大學工作,奧爾夫是沒有門檻兒的,照樣可以把學校的藝術課搞得轟轟烈烈,讓他們知道音樂還可以這樣教。有些學生認為上研究生就是為了去大學工作,但是我要告訴學生目前的實際,期望值不要太高,但是我們要鼓勵學生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到行行出狀元,能不能做到優秀?怎么樣在自己的基礎上突破、上進?

第六、嚴師出高徒。第一是嚴格,學生經常說跟我上課是煉獄,很苦、很苦,我要求很嚴,因為我覺得你的一生就這么短的時間,你能否給你的人生在這里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所以我要對你負責任,有些學生一進來基礎很弱,但是我要激勵學生,如:我們招了一個男生,他會吹葫蘆絲,但其他方面對于奧爾夫來講確實差距很大,對我國來說,真正用新的方法來教豎笛,沒有好老師,后來我讓他研究“凱特曼的豎笛教法”,我教他怎么用凱特曼的方法來教豎笛:從一個手指開始即興、開始多聲,然后她怎樣從首調進入固定調,根本不從讀譜開始,就是聽。他的畢業論文就是《從豎笛教學的入門談奧爾夫教學法》,我后來還讓他用豎笛吹協奏曲,他如果在這方面發展,那就將會在全國拔尖,起碼是用奧爾夫的方法教豎笛。每個人也許基礎很低,但可以找到自己的突破點,這就是奧爾夫,它既可以綜合,又可以讓每個人找到自己的長處和突破點去成長,比如說李奕,她原來是不動腦子的,當她把拉班、芭芭拉等的文章翻譯出來以后,理論上提高一大塊。像李妍,她就喜歡教小孩,那你就別把她逼到別的領域。像沙玫她就找準了自己的突破口,搞幼教。行行出狀元,在很多人心目中,總是不能落到實處,就是你怎么去尋找你的價值所在,你人生的突破點,使你在蕓蕓眾生中冒出尖來。所以,我的嚴師出高徒的方針就是激勵和選擇,每個人怎么去突破自己。

第七、建立師生團隊。你的學生畢業了并沒有完,你跟他就成為一個團隊,大家一起再學習、再提高,使音樂教育的團隊不斷有新的力量,不斷去成長,研究生只是一個起步、開始,畢業是另外一個啟程,所以我的學生畢業以后我們還保持密切的關系,比如廣東的學生比較多,我們就組成一個廣東中心,捏成一個拳頭,發揮作用,使這種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法更好的去普及,他們團結在一起,互相補充、互相學習,我覺得對每個人的發展都更有利。

李:好了,你還有什么補充?

何:那您進一步對研究生的培養還有沒有什么新的想法?

李:我終歸70多歲了,家里的老公和婆婆都需要我照顧,所以我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帶研究生了,好在已經有人可以接班了。再者,就是北京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地,比如我到北京,我就搞讀書會,感興趣的學生都可以來聽我的課,哪怕我個別教學,錄像帶拿去、書拿去,然后我們辦班,如果我準備培養他,上我的班不用交學費,慢慢地培養更多的接班人。

在星海的這個路子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這樣走下去,但是我希望他們能按照這個路子繼續走下去。這六年我做了這樣一些事情,我之所以把它錄制下來,也請大家批評指教,同時也是想把我這幾年的實踐介紹給大家,為我們的研究生培養起一點促進作用。因為我認為我們現在的研究生培養有問題,書讀的不夠寬、不夠前沿、不夠多,實踐就更少了,這樣的話無論對孩子們,還是我們的事業都是不夠的。

我不知道我今天講的有沒有價值,我也知道對于很多學校來說這樣做可能是有難處的,正如我一開始所講,我們缺乏這樣的教師,太缺了。作為一個實操性的教師,他本身的音樂素養其實應該很寬,而這個東西是我們這些年音樂院校培養研究生比較缺的。

何:先說考試的要求,很多學校考試就不符合一個對老師的要求,考進去的時候,參加考試的那些科目就不可能選拔出一個好的老師,所以,我們實際上在考星海的時候,從考試就已經改革了,我們這一次探討重點的是研究生的課程設置、特點,以及怎么建構等問題,其實我個人覺得,我當時選擇去考星海,它對我比較大的吸引力就是:我認為它是真正在招一個合格的音樂老師,除了國家統考的英語、政治、中西音樂史、和聲曲式以外,還要考:合唱指揮、聲樂、舞蹈、樂器演奏、即興表演,然后要準備一個課說課,這就六項內容,然后我們還要考三個小時的現場論文和三個小時的教育理論。從一進來,我們的起步就是高的,就是綜合的,就是非常前沿的,如果這個考試不是這樣考的,我可能不會選擇星海,因為在本科的時候,我們雖然是音樂教育專業,但是我自己其實是一個表演專業,一直在學習演唱、演奏,對音樂教育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概念,雖然也做過老師,但實際上對什么是前沿的教學法?什么是育人?針對這種育人的教育,其實了解的非常少,也不是特別熱愛這個職業,對它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還是上本科的時候接觸了您的奧爾夫教學法課,才使我對音樂教育這個領域重新燃起了興趣和信心,放棄了自己比較喜歡的表演專業,去參加了這個考試,因為這個考試的科目是非常非常吸引我的。(首先,我覺得自己很適合這樣的考試,它可以把我之前所學的演唱、演奏、舞蹈等所有的專業才能都用上,再一個,就是當我剛初接觸奧爾夫這門課時,心里就一動,如果以后能用奧爾夫的方法教學,那我還愿意繼續當老師。)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的考試,我可能沒有緣分去星海接受三年的這種教育。

現在覺得三年的學習對我比較大的收獲就是,我整個人都變了,(說到這里自己忍不住流淚了。)人性的完善,知識、技能等各個方面的深化,還有潛能的挖掘,包括心理品質的提高,交際、自信、表達,不光是會學習、會工作、會組織,會跟不同年齡段的人去交朋友,向別人去學習,這種過程是在表演專業當中很難體會的一個教育的過程,這是我自己重新成長的一個過程,人格、人性,首先是慢慢的打開,然后是慢慢的完善,現在畢業了,就覺得這個基礎對我來說是一個,正如奧爾夫所說:“這是一個人性的喚醒。”我的感覺、我的直覺、我的靈性,在學習的過程中,使我重新回歸了,重新找到了自己(原本心性中比較閃光、靈性、真實的東西),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在哪?缺點在哪?我這一生應該如何快樂的,有興趣的去發展自己,然后把自己的快樂,自己的音樂,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對職業的這種熱愛,分享給自己的學生,分享給其他的老師,我覺得這是一個種子,在我的內心深處慢慢的發芽,現在才剛剛開始發芽,也許到您這個年齡的時候可能會開花。

李:不是開花,那是一個成才的過程,是一個參天大樹,我想那個時候不是你一個人了……

  感覺三年過得很辛苦,沒有時間回憶,沒有時間休息,覺得很累,有時候覺得也有點像是“機器”再轉的感覺,但是在您的要求之下,或者他們說這種“煉獄”,或者說“激勵”、或者“強迫”之下,是有一些同學一開始壓力很大,很被動,也覺得自己達不到,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這個也抓一下,那個也抓一下,但是我覺得只要你試著堅持一段時間,你將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正如哥登所說:“孩子是需要同化的,從同化逐漸到模仿、再到融合推衍、有創造力和想象力,能夠去做一些豐富的事情。”做老師也一樣,我們也需要一個同化的過程,一個熏染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我的感覺就是,因為我是第一屆,我得到的是思維老師對我們的影響、熏陶和感染,等到我們下一屆,其實他們得到的會更多,不僅得到老師的,然后是我們的,還有同學們的,這個團體越大,熏染和熏陶的影響就會更大,力量也會更大,效果也會更加顯著,所以后面的同學他們是在逐漸完善中進來的,所以收獲比我們更大。

三年的學習,我覺得是跟所有的同學一起成長,它起到的作用,不是一個簡單的學位,一個碩士學習的一個過程,而使我深刻地體會到奧爾夫說的:“音樂只是我通向人類心靈的一個手段。”這是我畢業以后,尤其是看到索菲亞、麥努艾拉等專家上課的過程,我深刻的感受到我自己在學習奧爾夫的理念,包括通過奧爾夫去接觸更多的前沿的人類學、腦科學、音樂學、心理學等學科的信息和理論,對真正的教育,就是奧爾夫所說的:他所有的基礎和所有的靈魂都來自‘人本主義’的理解,為什么奧爾夫可以不斷地更新,不斷地可以與其他學科相連接,就是因為他把孩子、把被教育者看作是一個人來培養的,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心靈的互動和交流,不像我們傳統的教育,把學生作為一個“客體”來對待,沒有這種人性與人性交流感覺。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整個人從身心、性格、包括各個方面是一點點在提高、在完善、在深化。我現在不擔心,因為我覺得通過這個學習使我有了幸福感,因為它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或者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從中感覺到我很快樂。

李:非常感謝你的補充,可能我們的同學都還有一些更多的體會,我講的可能還掛一漏萬,也許通過這個總結,我們會慢慢的在研究生培養上應該走一個什么路子,我們會找到一些更好的方式,我希望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的研究生培養能夠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好!

老師的眼神時而閃爍著淚花、時而流露出憂患,光芒四射、志誠懇切、孜孜以求!

大約一個多小時以后,我們的訪談在充滿希望的談笑聲中結束了,但我知道這并不是真正的結束,如果我們繼續討論,李老師會一直不斷的講給我聽,或許是在吃飯的時候,或許是在走路的時候,或許是在上課的時候,或許是在打電話的時候…… 此時,我還清晰的記得我剛剛到星海的第一天,當時李老師要求我和黃沙玫同學提前五天到廣州,我們是在廣州外語藝術學院培訓了五天師資才去星海報道的,李老師跟我們一樣,拖著大大的箱子住進了大學城,進入了一個很多人還不太了解奧爾夫的“城市”,開始了自己新的工作和人生旅途,她就是這樣一個老師,一個盡自己大的力量,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不惜付出一切去培養和鍛煉我們的一位含辛茹苦的好導師、好媽媽。